閱讀是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可以說閱讀力就是學習力。但是我國中小學生目前還存在閱讀時間有限、閱讀興趣不足、讀物選擇“應試化”等現象。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真正熱愛并享受閱讀,回歸閱讀本身的意義呢?由深圳市教育局和中國教育報刊社共同主辦的家庭教育大講壇邀請深圳市百仕達小學校長、深圳市讀書指導委員會委員熊佑平,從閱讀價值觀、閱讀指導策略等方面,為家長提供帶領孩子閱讀的科學理念和可行方法。
引導孩子為樂趣而閱讀 培養終身閱讀者
熊佑平首先介紹了中小學生的閱讀現狀。華東師范大學2020年開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1.8萬余份調查樣本中,有近二分之一的學生每周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下,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每周閱讀時間在1—2小時之間,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時間呈下降趨勢。
“孩子不是天生的閱讀者,人的大腦并非為閱讀而生?!毙苡悠竭M一步分析了兒童不愛讀書的理由,他引用了《知心姐姐》兒童閱讀調查報告中的幾項孩子閱讀少的原因:50.6%的孩子沒有時間和精力閱讀;34.6%的孩子不知道讀什么書;20.9%的孩子覺得父母推薦的書難看;18.4%的孩子覺得看書太累;9.4%的孩子覺得周圍沒有讀書氣氛。
“既然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閱讀,那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和領讀者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彼貏e強調了家庭在引導兒童閱讀中樹立正確價值導向的重要性。
一是要充分認識閱讀的意義。“除了眾所周知的閱讀可以豐富知識、培植智慧、塑造靈魂、陶冶情操等價值外,還要認識到閱讀在學習方面的價值?!边@也糾正了很多父母存在的一個觀念誤區,即認為孩子讀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成績。其實大量研究顯示,閱讀能力影響幾乎所有學科的成績?!伴喿x對中高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目前的趨勢是高考所有科目試卷的閱讀量都在增加,‘全科閱讀’時代已經來臨?!?/p>
二是要全面了解閱讀的目的。“閱讀的目的千差萬別,歸納起來可分為三類:一是為樂趣而閱讀,二是為信息而閱讀,三是為語文學習而閱讀?!毙苡悠街赋?,在家庭閱讀中,引導孩子為樂趣而閱讀應該成為父母關注的焦點。
三是要準確把握閱讀領讀的目標。“父母的目標應是培養終身閱讀者,即讓孩子在畢業后的人生中仍堅持閱讀與學習。但現實是不少家庭只培養出學生閱讀者,很多孩子只為了考試而閱讀?!毙苡悠教嵝迅改冈诩彝ラ喿x中避免兩種傾向:一是急于教授字詞知識。如果強調文字,反而會減少兒童共讀故事書時的快樂;二是把閱讀變成說教或道德灌輸。這種傾向不僅達不到好的效果,還會引起孩子對閱讀的厭惡。
尊重發展規律和個性差異,選書要以兒童為中心
不少父母都不知道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熊佑平分享了幾個選擇的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以兒童為中心,在遵循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為他們選擇合適的讀物。“這應是父母和老師的基本立場?,F在流行的一些暢銷書,都強調對兒童的設計,我們應當對此保持清醒,兒童對成人任意設計的所謂‘教育’的適應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毙苡悠椒浅UJ同法國學者保羅·阿扎爾說的一段話:“我欣賞那些可以解放兒童的心,使他們喜悅的書。這種書可以保護兒童,守住想象世界的幸福,避開現實法則的束縛?!?/p>
第二個原則是以兒童文學為主。“兒童文學是孩子最具親和力的精神食糧,除了具有一般文學作品的認知、審美、娛樂和教育功能外,它還有助于兒童心靈的發展和心智的健全?!?/p>
熊佑平展示了幾份兒童喜歡的書單,從中不難發現基本上都是兒童文學類圖書,且以小說為主?!靶≌f更能貼近心靈,更能向孩子展示人生的意義。家長要改變觀念,認識到兒童文學作品的價值?!?/p>
相關研究顯示,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與閱讀成績有非常顯著的正相關。其中文學類書籍的相關程度最高。
第三個原則是尊重兒童興趣。熊佑平主張,最好讓孩子自己選擇想讀的書?!凹议L要始終圍繞孩子的興趣來為他選擇讀物。孩子讀的書如果是他自己選擇的,他堅持讀完的概率也會高很多?!?/p>
2016年《中國城市兒童閱讀調查報告》數據發現,有兩種類型的書,孩子愿意閱讀的意愿遠遠高于家長的意愿,一種是童話故事類,一種是動漫卡通類。熊佑平建議,家長作為領讀者可以在成人的意愿與孩子的興趣之間找一個結合點,引導孩子從他喜歡的讀物轉向更優質更有品位的圖書。
他還歸納了孩子喜歡讀的書的特點:一是充溢游戲精神的書,這些書可讓孩子感到愉悅歡快自由,比如《愛麗絲漫游仙境》。二是富有深刻道德的書,比如《洞》《風吹過的夏天》等。這種書往往情感真摯而寬厚,關愛兒童的健康成長。三是幽默風趣的書,孩子往往被富有趣味性、動作性、情節性、創造性的書所吸引。
第四個原則是尊重個性和差異。熊佑平建議家長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身心特點和閱讀特點,來選擇適合的讀物。如哈佛大學查爾教授在閱讀能力發展階段的分類中,將0—18歲分成五個階段:0—6歲為閱讀前階段,特點是看圖畫講故事;6—7歲為初始閱讀階段,特點是把文字和讀音相結合;7—8歲為閱讀確認期,特點是聯系語境閱讀;9—14歲為獲取信息閱讀時期,開始通過閱讀獲取新知識;14—18歲為發展多元觀點期,閱讀內容在長度和復雜度方面均有所增加。
創造理想的家庭閱讀環境,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熊佑平強調了父母和家庭環境在孩子閱讀中的重要作用,并為父母采用哪些科學的閱讀指導策略,可幫助孩子真正愛上閱讀,提供了六個具體可行的建議。
一是增加家庭藏書。“當環境中充滿讀物時,閱讀就很容易發生。家中接觸書的機會越多,閱讀也越多。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給孩子打造一個整潔舒適的閱讀環境,比如打造一個專門的書房,或把客廳改造成可以隨時閱讀的空間?!毙苡悠秸J為,一個家庭理想的藏書量應不少于200本。
二是開展家庭閱讀活動。可以開展的家庭閱讀活動類型很多,比如學前階段的親子閱讀活動可以是看書、講故事、玩文字游戲、讀出招牌或標簽等;孩子上學后的親子閱讀活動可以包括聽子女讀書,討論他們課外閱讀和課堂上閱讀的東西,也可以聊聊父母自己讀的書,還可以和孩子一同去圖書館或書店、一起去聽閱讀講座等。熊佑平特別強調了父親參與家庭閱讀活動的效果會更好,可以幫助發散孩子思維、親密父子關系、影響孩子社會行為等。
三是提高家長的閱讀指導水平。熊佑平分享了幾個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閱讀技巧。對學齡前兒童,父母可用耐心細致的講述,幫助孩子初步感受故事內容;對稍大一點兒的孩子可用聲情并茂的朗讀,通過繪聲繪色的模仿來吸引孩子;到了三四年級可用趣味盎然的“悅讀”,與孩子一起改故事、玩故事、畫故事、演故事;到了高年級可用引人入勝的問讀,在閱讀中提問,幫助孩子提高觀察和思考能力。初高中家長還可以通過自由交流的共讀,與孩子一起討論并相互學習。
四是減輕孩子的閱讀負擔。“孩子課業負擔重了,讀書時間就少了?!毙苡悠浇ㄗh,不要一讓孩子閱讀就讓他做相關的作業,也不用一定要求孩子寫讀后感。家長還需要更新一些觀念,比如“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不能不求甚解”等?!凹彝ラ喿x不一定非要讀寫結合,孩子在課外閱讀中也不一定都要‘求甚解’,還是要以興趣為出發點?!?/p>
五是創設激勵措施。孩子的閱讀是需要激勵的,“比如態度上的激勵措施有專注的傾聽、真誠的鼓勵;行動上的激勵措施有陪孩子參加閱讀活動、比賽等”。還有記錄孩子的閱讀足跡、展示孩子的閱讀成果、將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等,都是很好的激勵措施。
六是父母作好表率。大量研究和事實證明,家長閱讀態度越積極,孩子閱讀成績越好。熊佑平倡導,“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讀書。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閱讀是最好的陪伴”。